ID1106274

雅志|YAZINE-电子杂志制作/电子杂志设计公司

教育设计专业学生创意观的培养

一、技术与艺术并重的观念培养

职业技术往往给学生更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侧重于实操,以致于某些学生津津乐道于特效的奇异功能,而淡化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其真正的培养目标: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视野、综合的创造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应该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目标,这就要求在教学结构中打破条块分割的现象,注重基础与专业的衔接与渗透,为避免课程设置与理论教育中忽视对实践能力、职业培养等反面缺乏,不仅要在教学中穿插大量的实践或加大实际操作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对产品和商品性质的实践及其社会因素给予足够的认识,工科教育注重工厂实习、医学教育重视临床实践,那么工学院设实习工厂、医学院设附属医院是情理中事。高校设置的工作室、实验设施、实习场地形同虚设,在纸上、在教室里、电脑上依然是教师与学生表现的场所和媒介,这种环境下培养的人才如何不脱离实践、生产、社会?因此,艺术设计不仅仅是样稿设计就能解决,其必然与工艺和材料、生产流程和环节、市场和消费环环相扣。否则,仅是绘画式的理想方案、唯美主义势必形成缺乏艺术与技术并重的专业性认同。由此可见,我们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设计艺术师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我们强调的是不要停留在作业的层面上,而是上升到作品的高度,使作品既是艺术的表现,又是技术的载体。西方职业教育是企业加学校的形式,强调竞争、社会平等,如德国、奥地利、丹麦,德国以“双元制”教育模式为主,它解决了普教到就业之间的两道门槛,其教学时间60%—70%在企业,包括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中心,而仅有30%在学校进行,它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方式,专业设置的职业分析为基础,课程设置的职业活动为核心,考试考核的职业资格为标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职业教育为中心的原则,我国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贡献率为30%左右,而西方国家却高达70%—80%,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敏感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技工学生。

二、创意思维的训练

创意这两个字眼给人一种神秘感,其实用最简单的概括就是旧元素,新组合。但这个组合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可训练的以及定向与决定的探索,它致力于:1)阐明并形成有关可供选择的、所期待的系统状态的构想与想象;2)准备有关系统的描述、表现或模式;3)为所选模式的开发与实施制定计划。

既然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它就不可能自始自终顺利进行。一个有经验的设计者能很快地“悟到”自己的思路是正确还是不正确。这就是工作中的直觉。思想的丰富性、问题解决方案寻求中的新颖性(设计的优选)以及独特性都来自于设计者的创造性。学会对各种设想进行衡量、测试和选择或舍弃,依据的都是定向与目标的逻辑思维。直觉、创造性和逻辑思维都在设计者的思考中发挥作用,因此,注重生活的积累就成为培养创意观必备的条件之一。

分析和综合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开展创意常用的方法,分析是把看起来一个完整的整体解割成不同的成分、元素,在分解了的每部分里找出一定的形式、含义,分析是异中求同,其能力是把不同的形态元素(经过分析后),不同的概念元素通过一定的形式组合在一个空间里的内涵,如垂直水平的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效果,非正常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效果,拼图游戏表现的效果以及直接传递的效果,都依赖于某种美学上的形式而进行的综合而成的综合与组合的关系,通过组合可以挖掘潜在创意,当一个要领中的某个阶段通过其相通的一点结合而成,另一种新的概念表达时,我们的设计思维就得到了多层次的模向发展。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始终要求创意是作品的灵魂,艺术感染力的核心,所谓“有境界自成新格”这种创意的魅力给人们产生无限的联想和高尚的审美享受。为了能在教学中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并巩固已学内容,要求学生利用平面设计软件来绘制一实物罐体,以加强基础造型的训练,接着要求学生为罐体加上破裂纹和背景,这也是对元素的分析,并就绘制的图形作一主题创作,从而要求学生重新组合已有元素(包括文字和图片),其目的在于间接引导学生潜在创意思维,从这个过程中总结出创意的实质:旧元素(罐体),新组合(文字和图片)。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举例,如“随身听”就是将“走”、“听”组合于一体的结果当两种为人熟知的观念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新的观念,它可以通过事物间(具象或抽象)的共通点进行重新组合,变成新的事物,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足以达到创意思维的训练,要求学生利用水果、杯子进行重新组合,利用联想、类比等手法可以随时推翻前提,并组织创意风暴训练,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一幅图像,由学生自行组织,要求每组同学就图像进行扩散性思维,每个学生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观念,一节课后要求每位同学放弃上一节课提及的观念重新换位思考,最后再将分级同学讨论的图片收集由教师组织,再重新认识每张图片,让观念不断碰撞,这样锻炼了学生水平思维模式(联想、类比)和垂直思维模式(因果关系)通常人们的思维都习惯由一个观念引发到实体的结果来证明一个创意的成否,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的不是结果,而应该是创意的过程,在创意的过程中充满了生机其中每一步都有无限的探讨和可能,学生在这些过程中从A到B其中要附带大量知识和运用,思维得到开拓。可见,这个过程设计就是为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而进行的探究,这种探究能力是可以加以训练的。它包括对一个不完善的情境的探索,发现并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详细说明导致有效变化的途径。设计在很多领域进行,并根据设计者与所设计的东西的类型不同而变化。创意过程要求是理性与直觉的平衡、行动的动力以及对已采取的行动进行反思的能力。

显然,这就是创意观的一般特征:创意的意图或目的;影响创意过程的因素;创意过程的实质等方面对创意的各个特征进行阐述和描述。

 

评论